稻城,海拔近
稻城河为水洛河上游干流河段,系金沙江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孜州境内著名的海子山,源头海拔高程
近年来,稻城以其旖旎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民风民俗,成为人们心怡的乐土净地,被誉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晶莹的海子、圣洁的雪山、深遂的峡谷、广袤的草原、丰富的地质奇观、沸腾的温泉、悠闲的牛羊,以及秉承祖辈传统生生不息的人们,等等。这一切都向人们诠释出香格晨的真谛--神仙居住的地方。
稻城河的雨季
每年的7月与8月是稻城河的雨季,自从黄河设计公司物探人员紧急从黔东南工地转战进驻稻城项目工地以来,确确实实地领略了所谓"十里不同天"的高原雨季气候,这雨常常是白天不下晚上下,上午不下下午下的天气,眼睁睁看着一片乌云飘过头顶就霹雳啪啦地下起雨来。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项目负责人何效周是个老西线了,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这些年轻人经受住了高原反应的考验。为了能够按时完成物探工作任务,我们必须与天气争时间,如果不赶在天气好的时候完成工作,随时而至的大雨就有可能让一天的工作泡汤。为了及时完成物探工作,黄河设计公司项目组人员常常是抢在雷阵雨间隙进行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昼夜温差较大,也让我在这里领略了7月飘雪的奇迹。
由县城通往工地(第二级日霍电站厂址区)的乡村路至少有四十多公里,其中处在上游的日霍电站坝址区距下游厂址区差不多有
稻城河的原始丛林
稻城河流域自从第二级日霍电站坝址区以下就进入了原始丛林区,腐烂的以及藏民砍伐的没来得及运走的树木横在勉强称之为路的山路上,高原地带的灌木丛大多都带着尖利的针刺,给物探的地面EH4勘测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障碍,常常不得不先让民工砍出一条路来再放线进行工作。而距坝址区近
有几个地质钻孔布置在第二级日霍电站坝址区没有桥梁的河右岸,每次进行综合测井工作时,没有直接上山的路,必须乘坐临时搭建的吊篮,那可是相当费劲的。另外第三级俄斯电站坝址区调压井钻孔布置在离地面高达近
淳朴勤劳的藏民
当地以藏族人为主,由于是雨季,成年男劳力都去山上采松茸之类的野菌去了,当然雇到的民工只能是女性藏民为主了。每当看着他们身背沉重的仪器还能在陡峭的丛林自如行走就让我们佩服不已。由于他们基本不会说汉语,和他们沟通起来也相当费劲的一件事,连带着手势沟通了一段时间总算适应了工作。而他们一旦熟悉了我们的工作之后,就利用他们对高原地形及气候的熟悉,很快就帮助我们把地面物探工作顺利的开展了起来。他们勤劳能干,干起活来非常卖力,当然也很"专业"!由于工作时间紧张,我们和他们一起每天都是在工地就地吃午饭,他们随身带着青稞糌粑和青稞面做的饼以及自做的奶酪,带着的茶壶山沟里打来水就地烧开了做成酥油茶,这也让我们跟着体验了一把纯粹的藏式下午茶,酥油茶我们是可以喝一点的,但是糌粑和酸酸的奶酪我们是吃不来的,只能吃自带的面饼了。工作的时间长了,藏民们身上淳朴勤劳的气息深深的感染了我们,他们是这片高原的主人,我们只有努力做出高质量的成果,为高原的美好明天尽我们黄河物探人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