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网改造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日前,黄委会规划计划局在黄河设计公司主持召开了“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网改造”项目竣工验收会。经与会专家认真审查,黄河设计公司完成的“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网改造”项目的路线设计合理、科学;水准标石埋设稳固、质量可靠;观测成果精度高,通过验收。    黄河下游水准网最早布设于1934年,在1983年以前安排进行了三次改造,但是仍然存在高程系统标准不一、高程点丢失、沉陷、破坏等问题,影响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等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要求和治黄工作的需要,黄委于2002年安排开展了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网改造工作。此次改造的范围为:西起洛阳黄河公路大桥,东至黄河入海口,覆盖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黄河下游滩区,黄河河口地区、沁河下游、北金滞洪区、东平湖滞洪区、大汶河戴村坝以下河段等地区。    验收会上,专家们听取了黄河设计公司关于“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网改造“项目的成果汇报及部分专家赴外业现场抽查测段的校测意见,查阅并认真检查和讨论了有关成果资料,认为“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网改造”项目,完成了统一黄河下游高程系统的主要工作,实现了“黄河下游高程系统”与“1985国家高程系统”接轨,取得了大沽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了黄河下游水准网的整体平差。新增部分水准路线,填补了黄河下游部分高程控制的空白区,采用数据库系统管理,为黄河下游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    黄委会副总工程师李文家、河南省测绘局副局长禄丰年以及河南省水利勘测总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黄委科技委、黄河设计公司、水文局、河南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等黄委多家有关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项目验收。